日本入境规则重大变化!好好学习,不然国门都出不了
日本推“电子预审”新规,2028年正式上线。
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刚刚宣布:将从2028年度起,全面启用一项新的入境制度 ——「JESTA」(Japan Electronic System for Travel Authorization)。
什么是JESTA?
简单理解,就是日本版的“电子旅行预审系统”。
主要针对谁?
目前主要针对来自71个免签国家和地区的短期来日旅客。
他们以后必须在出发前,在线提交个人信息(职业、旅行目的、住宿地等),并缴纳手续费,通过JESTA认证,才能登机或搭船。
没通过,就不能上飞机;要缴费,金额未定(参考美国ESTA为21美元);目的明确:防不法滞在、犯罪、恐怖威胁。
虽然这项制度目前并不适用于中国旅客,但它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——日本正在系统性“提高入境门槛”。
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2025年3月发布的《新入境管理纲要》,尽管当前中国尚未列入首批受限国名单,但日本正构建"分层式入境管控体系",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三方面:
①签证审核引入AI行为预测算法(2025年4月试运行),对申请者的数字足迹进行风险评估;
②强化经济贡献度指标,商务签证申请者需提交经第三方认证的年度合作企业联络记录;
③增设"入境安全保证金"制度(2026年试点),要求特定国家旅客预存100万日元信用担保。值得关注的是,法务省同步修订《入管法》第22条,将审查周期从15个工作日延长至45日,且拒签率较2024年同期攀升12.7个百分点(东京入管局5月数据)。
这些措施印证了日本国立政策研究院的研判——到2027年,入境政策将形成"技术筛选+经济绑定+风险转嫁"的三维管控机制。具体如下:
安全防线前置:以往,日本在旅客落地后才进行排查;未来,在旅客登机前便会完成筛查工作,将风险人员直接拒之门外。
入境体验分级:旅客能否顺利通关,不再取决于是否持有签证,而是是否提前作出清晰解释。资料完整、目的明确且可信度高的旅客,入境效率将更高。
制度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: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「电子预审 + 收费制 + 自动通关」模式,JESTA只是日本入境数字化的开端。未来,签证申请可能会越来越像“JESTA表格”一样具体和细化。



JESTA
即将影响你什么



关于日本电子签证系统(JESTA)对中国申请者的影响分析:
对于计划赴日的中国公民而言,日本电子签证系统(JESTA)的实施虽不直接影响短期签证流程,但其反映的政策导向值得高度重视。
该制度预示着未来签证审查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,建议申请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:
1.材料准备需前置化
审查范围可能扩展至住宿证明、行程规划、资金来源及同行人员背景等多元维度。建议申请人预留充足时间,避免因材料不全面临延误风险。
2.专业指导必要性提升
自主申请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拒签概率或将显著增加。委托具备官方资质、熟悉审查要点的专业机构进行方案定制,将成为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。
3.信用记录长效化影响
日方将逐步构建申请人信用评估体系。若存在材料造假、频繁变更申请信息或出入境记录不完整等情况,可能对后续签证申请产生持续性不利影响。